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本文目录一览:
- 1、简述三峡库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2、三峡生态系统
- 3、高三地理:三峡库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4、三峡债是政府债券 吗
- 5、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 6、三峡地区目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简述三峡库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如耕地被淹、文物古迹搬迁、水生生物繁殖条件等;二是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不利影响,如库区水土流失和人地矛盾问题,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改造中、低产坡耕地来实现;三是影响小,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危害发生或者将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总之,应因情施策,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峡生态系统
三峡工程本质上是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工程
1 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两岸资源和物产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长江在孕育两岸文明的同时,也给中下游平原带来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了深重的灾难。从汉初到清末的2100多年间,共发生大小洪灾210多次,平均每10年1次。仅1931年的洪水一次淹死14.5万人,淹毁180万间房屋。1954年的洪水夺去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了3万人的生命,1800万人受灾,320万公顷耕地受淹。
近几十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持续增大,为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和不适当地开垦坡地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从上游带来的泥沙逐年累月地淤积在荆江河段,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地上河,直接威胁到富饶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土地。中游的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洪湖泊,但由于长期泥沙淤积和人类围湖造田,湖泊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锐减至目前的2700平方公里,蓄洪作用大大减小。有资料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影响的加剧,长江干流的水灾趋于频繁和严重,90年代以来的洪涝灾害明显增多,制约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抵御洪水的威胁,荆江河段被迫年复一年地加高、加固,但目前仍然只能抵御十年一遇的洪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保障中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中国政府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决策,决定兴建三峡工程。
2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项重要工程举措,本质上是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工程;但由于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涉及面广,也会对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对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持续时间之长、研究范围之深广、投入资金和人力多实属罕见。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科学论证分析,对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了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三峡工程可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提高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涝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减缓洞庭湖的淤积和萎缩,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是最大的生态效益;三峡工程利用清洁的水能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可以少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减轻酸雨、温室效应等大气危害以及燃煤开采、洗选、运输、废渣处理所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三峡工程能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并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条件。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可能会导致重庆港出现泥沙淤积、水库水质下降、淹没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三峡工程还可能会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一些珍稀鱼类和植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3 针对于不利影响所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和试验,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大部分可以得到避免或缓解。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中国政府计划在2001-2010年间投入392.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三峡库区的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目前安排的项目资金已近百亿元,其中用于库区水污染处理的资金40亿元;高程135米以下地质灾害治理动用了三峡基金40亿元,高程135米以上地质灾害治理还将投入几十亿元。库区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对于水库泥沙淤积问题,采取蓄清排浑的方式进行水库调度,即汛期保持在低水位运行使泥沙随洪水排出库外,汛后抬高水位至正常蓄水位运行。水库运行100年后,防洪库容能够保留86%,水库达到新的平衡并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如果考虑上游建库拦沙和加强水土保持,则泥沙淤积对水库的影响将会更小。
此外,还积极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监测和研究,建立起了一批陆上和水上自然保护区;加强了施工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做到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同步。
三峡工程蓄水一年多来的监测结果表明:蓄水后长江干流断面水质为四类的比例减少,二、三类水质比例升高,蓄水前后水质无明显变化;蓄水一年来入库泥沙量为2.1亿吨,不到初步设计的50%,水库排沙比达到40%,高于设计计算的33%,泥沙淤积情况好于预期;蓄水后三峡库区地震活动有所增多,但大于2级的地震极少,对三峡库区及大坝均无危害性影响。当然,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环境损失,如部分土地、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淹没等,但在相应的环境容量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高三地理:三峡库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由于其本身生态环境较好,受现代工业污染较小,武陵山、大巴山植被葱郁,绿树成荫;河流、水库、池塘多,水资源丰富且绝大多数水的水质清新无污染,成为重庆市少有的成片的绿色生态环境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经济资源,大打“绿色牌”、“生态牌”。本地区可以根据农牧林生产发展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牧林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应以名优特稀产业和产品为支撑,分段、分片发展名牌农业、优质农业、特色农业和城郊农业。第一,发展名牌农业。名牌抵“万金”,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产品的竞争,产品品种、品牌和质量的竞争。该区名牌农业,以夔门茶叶、奉节脐橙、石柱药材、涪陵榨菜、万州油桐等名牌资源为重点开发,分别在奉节、石柱、涪陵、万州等区县建立茶叶、脐橙、黄莲、榨菜、油桐林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茶叶、脐橙、黄莲、榨菜、油桐等名牌农副产品生产,以及党参、贝母、木香、黄柏、杜仲、厚朴等20多种优质药材的生产和加工,生产和加工制造治疗保健药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第二,发展优质农业。水稻是粮食生产作物中的优质品种,市场需求量大。在万州至重庆巴南区之间的“农业带”,作为水稻生产基地,发展以水稻为主的优质农产品,满足该区和全国的市场的需要;第三,发展特色农业。根据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城镇分布的特点,大力发展以城郊农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城郊农业发展以重庆城市为中心,以三峡库区为一线,以“涪(陵)、万(州)、宜(昌)”为各点,建立近郊、中郊、远郊三个圈层的城郊农业。总之,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 应注意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与治理并重,保护与利用并举,保障库区生态平衡,实现库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 ,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植业,如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无土栽培等;设施畜牧业,如畜禽业、养殖场及草场建设等;农畜产品贮藏保鲜设施,如地窖、冷库等;环境调节控制设施,如地膜覆盖,温室和畜舍外补光、加温、通风设备、微滴灌、CO2施肥设备以及产品贮运中气调、冷藏设备等。
3.建立农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建立食物安全和检测系统,制订配套的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有重点地分区域实施试点和示范,进一步扩大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区;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对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分区进行评估和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和分区评估,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建立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对现有农业技术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和推广提高农业投入物资利用效率的技术,如化肥、农药施用规程,以及节水、培养地力和多途径开发利用农村能源的措施等。
4.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和灾害的综合监测体系建设
要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结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初步建成生态、环境、资源和灾害的综合监测体系,为中央和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提供丰富翔实的信息。围绕三峡库区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重点任务,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综合性环境监测中心及网络系统,建立万州、涪陵、黔江、巫山4个重点监测网络和其它11个基层监测站,使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水质、人群健康、水域生态、重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得到有效监控。主要内容包括:以水和大气质量为主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跨省河流水质的自动化定时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的在线自动监测;以遥感和地面观测站相结合的生态与资源监测体系;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应急系统。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设要依靠高新技术改造现有的信息获取、加工、传输网络,并与传统方法相互结合,提高系统的总体可靠性。要建立通用的数据格式、可靠的信息交换机制和有效的会商协调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共享。
5.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一定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主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精心组织好规划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经贸、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土、建设、水利、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加强行业指导和项目管理;其它各相关部门也都要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要注重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组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能力,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当地的规划。
6.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在长江两岸重点实施“长防工程”、“长治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自然保护区。沿长江、乌江、大宁河和沪蓉国道主干线、318国道、319国道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实施三峡库区绿色产业带建设工程,在长寿至奉节沿江区县实施库岸消落区保护与景观林草复合带、低海拔高效农牧区和高海拔及瘠薄断片陡坡非耕作区的景观生态林草牧复合带建设,完成万州、涪陵、巫山等9个区县的库岸林、水土保持林、优质伏季水果、草业及草食牧业等示范建设任务。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办法,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1)经济利益简析:
实现目标产值:160。996亿元
税金:20。76亿元
纯利润:32。4921亿元
(2)、发展长江水系油桐生态经济林,一业为主,多业为辅:在5--6年桐油产量达60万吨/年(历史黄金时代30年代曾达15.095万吨),产值:72亿, 纯利:12.96亿
发展的潜在的燃料油植物物种油桐为主、其它如麻疯树、绿玉树、续随子、蓖麻、乌桕、苦参、米糠、东京野茉莉、苍耳、苦苣菜、红花、光皮树、红瑞木、重瓣榆叶梅、欧李、油菜、播娘蒿、海甘蓝、微孔草、黄连木、色木槭、亚麻、芝麻、天仙子、桉树、木棉、油茶、沙棘、山桐子、榛子、文冠果、喜树、油莎草、油楠、油橄榄、海蓬子、接骨木,辣木,月见草,希蒙得木,南藤,五棓子、茴香、山苍子等为辅
特别推荐间种附加值高的富含α-亚麻酸的油料植物:香薷(野紫苏)一年草木生长在荒山、路边、山坡,适应性强,耐寒,果实含油量31.5%;脂肪酸组成(%):棕榈酸4.8;硬脂酸1.0;油酸10.9;亚油酸17.8;亚麻酸64.9
风车草(麻叶风轮菜):多年生草木,生长在荒山、路边、山坡,适应性强,耐寒,果实含油量11.5%;脂肪酸组成(%):棕榈酸8.9;硬脂酸1.4;油酸6.2;亚油酸24.5;亚麻酸59.0
狭叶芥荆(青兰):多年生草木,生长在荒山、路边、山坡,适应性强,耐寒,果实含油量15.8%;脂肪酸组成(%):棕榈酸5.0;硬脂酸2.7;油酸11.6;亚油酸21.3;亚麻酸59.4
蒿黑(紫花罗勒)一年生草本,耐旱喜光,果实含油量18.4%;脂肪酸组成(%):棕榈酸9.7;硬脂酸3.3;油酸12.1;亚油酸23.2;亚麻酸51.7
紫苏;一年生草本适应性强,喜欢潮湿地方,实含油量38.2%;脂肪酸组成(%):棕榈酸8.1;硬脂酸1.3;油酸14.0;亚油酸17.2;亚麻酸59.4
野生紫苏(红紫苏)生长在荒山、路边、山坡,适应性强,实含油量27.7%;脂肪酸组成(%):棕榈酸6.5;硬脂酸2.3;油酸15.4;亚油酸14.3;亚麻酸61.5
鸡冠紫苏,适应性强,无特别要求,实含油量29.8%;脂肪酸组成(%):棕榈酸7.8;硬脂酸2.3;油酸15.0;亚油酸11.9;亚麻酸62.7,其它酸0.3
(3)耕耘和从事天然油脂业大有前景
天然油脂可持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市场前景广阔:国际知名研究机构《油世界》资深专家Thomas Mielke分析,到2007年底,全球生物燃料的生产能力会达到2000-2100万吨。目前每个国家都在制订自己的国别能源政策,尤其是生物能源政策,到08年晚些时候,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原料供应,生物能源的产能将出现原料危机。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与韩国三星公司在菲合资建立生物燃料提炼厂首先目标是开辟一个12万公顷的桐油树。
(4)、建油桐生态工业园,综合开发系列桐油及其精细化工产品;
重点项目:
①划定油桐等经济作物种植特区建丰产油桐经济作物基地200个
②20万吨桐油真空连续脱水精炼装置
③20万吨的大型油脂化工
④10000吨桐酸丙烯酸酯橡胶
⑤建成以桐油、桐饼、桐壳为原料的10万吨/年生物柴油厂;
⑥10万吨桐饼脱毒蛋白饲料
⑦建设中国三峡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举办中国三峡国际桐花节;在每年或间年桐花盛开期(4月)15日)举办一次中国际桐花节,邀请中外客商光临,,经济技术交流,商品展览,经济技术洽谈,合作,休闲旅游, 赏花观景,同时繁荣三产业,开放三峡,繁荣三峡经济,让三峡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三峡.
(5)、为该项目的实施,拟定:
划定长江水系油桐及多种生态经济作物种植特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行桐农、公司经济一体化管理;(为确保三峡水库安全,国家已将三峡库区长江水系退耕还林,国家支持);中国桐油要成大业,必须是规模化、集约化、系统化、科学化和种植、加工、贸易、开发研究一体化;全面规划、逐步实施,以桐养桐、以桐油资源的发展和资源的应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建立油桐植物研究所,负责油桐等经济作物的基因培植,优良品种开发;
建立桐油高科技工业园;
以花为媒设立中国三峡国际桐花节,进行经济、技术贸易、文化艺术交流;
设立科技情报信息中心;中国三峡国际桐油贸易中心
设立旅游 ,休闲,娱乐,会务服务公司等机构。
(6)、项目的意义
①项目的完成全方位整合长江水系生态资源,本项目及生态、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繁荣三峡经济,使三峡地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环境、人居环境、配套政策与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成为最佳的创业和生活环境;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技术水平、综合竞争能力,发展高科技,油桐高新技术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龙头产业已初具规模。拥有科、工、贸、学于一体的实业集合体,配置多种不同规格的实验、生产、办公、会议洽谈、信息中心、商务中心、培训中心、多功能学术交流厅等设施。
②项目的完成有利于改变三峡地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产生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
③项目的完成将为三峡移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项目富于千家万户,可安置上万移民。
三峡债是政府债券 吗
三峡债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想向投资者发行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的债权债务凭证。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也是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工程。三峡工程蓄水后防洪作用大大发挥,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尤其是通过控制洪水流量、减少洞庭湖淤积和枯水期补水增加下泄流量,对改善长江中游河道及航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峡工程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峡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多级环境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库区泥沙来量下降,水库泥沙淤积量少于预期值;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对大坝安全不构成影响;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物、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地质环境未见异常。三峡工程建设开工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防治专项资金,进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156米蓄水以来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和因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工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专家们提出了一批有关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利弊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评价报告。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科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深入。1984年,国家把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研究;1986年至1988年,国务院组织了55位包括生态环境学、社会经济学、移民、水利、泥沙、医学、电力、气象、航运、文物、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在三峡工程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的1991年,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次年2月国家环保局对报告书组织了审议。《报告书》针对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作出了科学结论,“主要有利影响在长江中游,主要不利影响采取恰当的对策和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免,生态环境问题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同时还提出了一批减免负面影响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并列入工程概算”。反复论证,为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批准三峡工程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十分重视论证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采纳了不同意见。因此,三峡工程的反复论证过程是国家民主决策的典范。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和坝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污染治理。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从2001年起到2010年,国家共安排392.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场建设,以及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峡库区城镇已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和41个垃圾处理场。为确保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国家采取了“以补促提”的措施,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同时,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实施测土施肥,控制面源污染。还开展了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及治理工作,建立了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染应急反应机制。
二是加强了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2002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目前三峡地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三期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中的涉水项目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库安全。
三是实行政策调整,减轻库区生态环境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三峡库区承载空间的生态环境压力,对三峡库区部分移民实行了外迁安置,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先后外迁移民19万多人(安置在沿江沿海等发达省、市),关停搬迁企业1500多家,发展环保型企业,有效减轻了库区人地矛盾和工业污染。
四是开展了三峡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根据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的安排,三峡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陆生植物保护和水生生物保护。十几年来,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相继组织实施了湖北宜昌大老岭植物保护区建设、湖北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工程、古大树木保护工程、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抢救性保护等陆生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工程。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救护中心也已完成论证,即将启动实施。
五是组织实施了三峡工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开展增殖放流是对鱼类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三峡工程枢纽初步设计报告专门安排了珍稀鱼类放流项目和资金。2005年初,农业部组织编制了三峡工程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实施方案,组织各有关单位和沿江各省市开展了珍稀鱼类和经济鱼类放流。据统计,2005年和2006年两年,共放流珍稀鱼类51万多尾,其中中华鲟约20万尾,胭脂鱼近30万尾;放流重要经济鱼类约二亿七千万尾。并加强了放流跟踪监督监测、效果分析评价等工作。
六是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生态建设试点。三峡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论证阶段有些问题尚不清楚,需要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十几年来,在水污染控制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生态建设研究和环境监测与管理研究四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治理试点、试验,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七是开展了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按照《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规划》要求,严格了施工区环境保护,在施工区建成了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对竣工的施工现场及时进行了绿化,对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确保了坝区群众生活用水质量,保护了良好的施工区环境。
八是建立并完善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1995年,在国务院三峡办的组织协调下,由国家十几个部委和相关部门组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该系统的监测内容涵盖了水文水质、污染源、鱼类及水生生物、陆生动植物、局地气候、农业生态环境、河口生态环境、人群健康、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监测范围以库区为重点,延及长江中下游乃至河口相关地区;监测方式采取了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站网相结合,实现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时空监测体系。2002年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在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共享、信息发布、信息综合分析和动态信息集中管理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起,国家环保总局每年向国内外发布《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该公报现已成为我国目前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生态环境监测重要资讯期刊。媒体只要认真注意,都能及时了解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有关数据。
此外,中国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建设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和行业根据职责分工,也都在积极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峡水库在每一期蓄水前,都进行了彻底的库底清理工作,并建立了干支流水面飘浮物打捞机制。三峡水库管理立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也在抓紧制定;库周绿化带工程和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蓄水后泥沙冲淤有关科研课题已纳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总之,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峡地区目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库区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
治理工程,新建了4个自然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余km2,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库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环保工作尚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1.1水污染严重
1999 年,库区废水排放量共10.1 亿t,COD排放总量为27.8万t,其中工业废水7.1亿t,有近1/3的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生活污水3.0亿t,集中处理率仅7.7 % 。据1999 年长江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长江重庆段17个监测断面水质级别中,二类水体仅占5.9%,三类水体占17.6%,四类水体占70.6%,五类水体占5.9%。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重庆段大肠菌群、非离子氨、COD 等10 项指标超标。库区次级河流污染更为严重,56% 的断面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个三峡库区城市江段中,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为28.97km,宽2~150m,重庆江段污染带最长,为5.73 km ,占库区污染带总长的74.7%。
1.2生活垃圾量大
库区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743.62万t,危险废物39.5万t,工业固体废物历年堆存量达3000多万t,综合利用率约为43%。按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均产生生活垃圾量1kg/d计算,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178万t/a。目前仅基本做到清运出城进行简易处理,无害化率仅为7.1%。各种废弃物散乱堆放,有的甚至直接沿岸倾倒,在雨水浸泡和洪水的冲刷下,大量的污染物汇入江河,造成三峡水库严重的水污染,是导致三峡库区水体大肠菌群全面超标和干流丰水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船舶污染日趋严重
库区船舶年产生活垃圾约3 万t,其中入江约8000t,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800 万t 左右,其中含油污水约近40万t,排放COD约600t,石油类100余t。库区农药化肥污染、水面集中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等也较为突出,1999 年库区农药使用量就达1160.6t,其中有机磷农药占有一半以上份额。
1.4森林覆盖率低,城市人均绿地少
多年来的破坏性垦荒、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对原有森林植被破坏相当严重,导致库区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仅为22.3%。库区两岸的多数区县森林覆盖率仅7.5%~13.6%,平均不到10%。且林种结构不尽合理,成熟林、特种林、经济林比例低,中幼林所占比重极大,涪陵、丰都、奉节等地中幼林比例甚至高达90% 以上,基本无成熟林。库区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功能失调,植被处于逆向演替趋势,由森林向灌丛—草坡—裸岩方向退化。
库区各级城镇的绿化水平均偏低。重庆市主城区人均绿地仅2.08m2,只相当于全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5.3m2 的39.2%,在全国3 5 个百万人口
以上城市中居末位。其奉节县三峡生态发展政府债定融他县市就更少,例如万县市的人均公共绿地仅1.8m2,奉节县城仅0.3m2。
1.5生态失衡严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三峡库区动植物资源约6500多种,约占全国动植物种类总数的20%,国家一
级保护动植物分别有8种和6种,二级保护动植物分别有35种和22种,
三峡库区还有丰富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但由于生物种群赖以生存的森
林覆盖率很低,海拔1000m 以下原始森林残存无几,导致林麝、豹猫
和猛禽数量明显下降,虎豹在库区已濒临绝迹。一些水生物种,如国
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白鳍豚、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等,二级保护水生
动物江豚和胭脂鱼等,都面临三峡水库建成后造成生态结构变迁和生
存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这一形势直接威胁其生存,而加速濒危。生
态恶化势头如不能有效制止,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物种灭绝。
1.6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国地质灾害发生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移民部门2000年的复查数据表明,三峡库区大小地质灾害点2 万余处,其中前缘在淹没线175m 以下的崩滑体1302 处, 体积达333400 万m3,具有不同程度危险性和潜在危险性的区域有1133处,占崩滑体总数的87%。因崩滑体影响决定搬迁的村庄405 个、城镇60 座。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2%,达5002.55万亩,年流入江河的泥沙总量达1亿t以上,这必然加重三峡水库水体泥沙的含量。虽然三峡大坝设计有排沙孔,但不可能解决库区600km 河道的排沙问题,只有加强生态建设,保持水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7生态环境的污染已从城市向
农村急速扩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无序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的蔓延。酸雨范围明显向远郊县扩展,pH 值4.5 等值线区域几乎已覆盖整个库区。有90% 以上的地区为酸性降水区,多年酸雨频率为60%~90%,酸雨pH值多年均值在4.3左右。库区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管理薄弱等等。这些问题正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序幕拉开而逐步解决。如,长江流域(重点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重点是小浪底及以上地区)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庆市实施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和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1990 年以来国外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代表6000余人次来重庆市进行环保考察和交流,重庆市已被列为中国环境合作示范城市,并获得世界银行环保贷款。
2 三峡库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早在1994 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里,已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重要指导方针。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上游的经济发展,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用水、农田灌溉、防洪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着决定性作用,从而使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全国甚至世界的关注。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依照库区的区情,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2.1 统筹规划、综合决策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之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在进行区域开发、资源开发以及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时,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生态建设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来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倡导“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另外,由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大影响,因此建议国家将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列入国家优先和重点治理计划,按照“三河三湖”那样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资助、经费投入、银行信贷和利用外资等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和扶持。同时加强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各种专项资金的征、管、用,确保投向。
2.2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采取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的措施,加快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进度。通过取缔、关停重污染源,淘汰国家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禁止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库区,以防新的污染。同时,还可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并定期公布各控制断面监测结果,严格其目标考核。其次,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库区的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和畜禽粪水污染占水体污染总量的40%。控制面源污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药与化肥的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等。
2.3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新县城
三峡库区全迁的县城有5座:重庆市的云阳、开县、奉节、丰都和湖北的秭归。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结合移民搬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其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使城市规划与流域规划相结合,加强上下游全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其二,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例如,单中心同心圆式,向外发散延伸的城市布局形态,使市中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隔越来越远,新鲜空气难
以进入,污浊空气排放受阻,不利于空气的自然调节。而采取多中心组
团带状结构,把城市分为若干个片区,区间用绿化带隔开,可对减轻城
市大气、噪声、热污染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应配套建设城市污水
处理系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合理分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具有
库区山水特色的新城镇。
2.4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首先,针对三峡库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优选适合环境要求和经济能力的污水处理工艺。库区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坚持大中小微结合,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其次,生活垃圾的治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规模适度、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择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并对淹没区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第三,生态建设也要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确保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研究生态适应性,做到适地适树适草。各县(市)要依据当地林草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条件,研究林草植被建设的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结构和布局,确定科学的林草植被结构及相应的技术支撑措施,并对荒芜区的生态重建进行科技攻关。第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围绕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保持的重点领域,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综合性环境监测中心及
网络系统。可首先在涪陵、万州、巫山、黔江建4个重点监测网络,使库
区的水质、水域生态、重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得到有效监控,并在此
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5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污染成本的方法来消减污染。从而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库区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库区环境污染之所以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未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比如企业的排污费标准太低,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也基本上不收费,污染者造成的经济外部性没有通过市场反映在生产成本中,直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所以,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库区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例如,可以向库区下游流域实施达标水资源的收费政策,2001 年2 月在国内已有了购买水资源的先例。另外还应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环境经济政策,强化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收费制度。
2.6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三峡库区目前环境污染严重,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多,环保市场容量大,为发展环保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环保产业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增强三峡库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还可为环保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产业依托。因此应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争取成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7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抓紧制定和完善三峡库区有针对性的法规和技术规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制度,比如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三是要严肃查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强环
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8 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提高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通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展览会,了解世界环保科技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国家治理大江大河、流域和大型水库的成熟经验和方法。通过大型城市废物、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及生态系统恢复等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国产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东西部合作。东部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已先行一步,经济实力和环保技术水平远在西部之上,经历了发展和规范两个历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应广泛开展东西部合作与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项目和高素质人才,争取早日使库区的生态环境研究水平与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