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当地第一大平台,AA+主体券内担保,担保能力强,安全性更有保障;
《央企➕国企信托-成都简阳标准债项目》
【规模】:1.07亿
【期限】:21个月(到期日:2025年4月27日)
【预期收益】:100万-300万:6.8% -7.0%(合同收益5.5%,差额十个工作日内支付)
【付息方式】:每年4月27日
【 发行方】主体评级AA,总资产176.73亿,净资产67.91亿,资产负债率61.58%,2022年营业收入31.79亿,负债适中,营业收入较好,偿债能力较强;
【券内担保方】当地第一大平台,唯一AA+评级主体,总资产650亿,净资产343.22亿,资产负债率仅47.16%,担保能力强;
【区域】成都简阳:成都下辖县级市,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东部新区核心区域、国家级天府新机场所在地和东进的主战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实现672.9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7.6亿元,增速17.7%,税收收入30.7亿,增速12.5%,财政实力强,发展势头强劲。

央企➕国企信托-成都简阳标准债项目
新闻资讯:
分析了造成工程桩质量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方案关键词:振动沉管灌注桩 桩基完整性 筏桩基础 振动沉管灌注桩(亦称为沉拔管灌注桩),其主要是依靠桩的锤产生的激振力,使桩管沉入土中,在桩管内放置钢筋笼灌入砼,并伴随着振动拔管的过程,使桩身砼密实
因为这种施工工期短,操作工艺简易,承载力高,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软弱地区的地基处理
但是由于其成孔、灌注砼、成桩等都处于隐蔽状态,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即使是一些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也可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宣化某住宅楼的振动沉管灌注桩的质量事故就是一例
一 工程概况 宣化某住宅楼是一幢七层居民住宅楼,该楼东西长46.50米,南北宽15.90米,砖混结构,其基础设计为条形基础梁下的振动沉管灌注桩,桩长4.5米~11米不等,桩径0.3777米,桩身砼强度设计等级C20,桩端持力层为砾砂层,单桩设计承载离不小于380KN,钢筋笼长3.0米,主筋4Φ12,螺旋箍筋Φ6@200,每隔1.5米加焊Φ12加强箍一个,桩基造孔与成桩选用步履式ZCB-45型振动沉管打桩机,整个工程工完成工程桩286根
场地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的前端,地层主要由人工土层、第四纪冲湖积层和第四纪冲洪积层组成
1、人工土层:厚度1.90~2.60米之间变化,层底标高变化在603.81~605.46米,成份为粘土,含砖块、煤屑等生活垃圾,湿~很湿,软塑~流塑状
2、第四纪新近冲湖积层: 主要由粉土、粉质粘土、粉砂组成,厚度在1.65~3.5米之间,层底标高变化在601.03~602.42米之间
3、第四纪冲洪积层: 主要由中粗砂,角砾、砾砂、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组成
4、地下水在标高605.24~605.61之间,属潜水类型,经流方向由北向南
二 桩基测试 对桩基进行了承载力和桩基完整性检测,鉴于邻近场地的静载试验资料齐全,该工程与邻近场地地质条件、成桩工艺、桩径、施工单位一致,故静载仅取2根桩做施工检验性试验,即加载至760KN时,当不出现规范规定的破坏特征时,即认为承载力合格,后经静载试验检验,两根试桩在760KN时均未出现破坏特征
且沉降量不大于40mm,故承载力检验合格
采用反射波法,动测桩基完整性,检测仪器采用的是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的RSM-12G,其中分二次共随机抽测35根桩,第一次测20根,发现有6根断桩,这6根主要集中在西侧,后又在西侧加测15根桩,试桩位置见图一
桩基检测结果如下: 序 号 桩 号 桩 长 波 长 桩身浇筑质量情况 1 285 7.0 3600 Ⅰ 完整 2 26 6.0 3600 Ⅰ 完整 3 275 9.0 3550 Ⅱ 基本完整 4 236 1. 3450 Ⅲ 2.47米断桩 5 223 5.9 3500 Ⅰ 完整 6 206 6.3 3450 Ⅲ 2.97米断桩 7 176 5.6 3600 Ⅰ 完整 8 180 5.8 3600 Ⅰ 完整 9 130 6 3450 Ⅰ 完整 10 80 8.22 3500 Ⅰ 完整 11 93 5.5 3500 Ⅰ 完整 12 142 5.3 3400 Ⅱ 基本完整 13 156 6.1 3400 Ⅲ 2.52米断桩 14 205 4.5 3500 Ⅲ 2.70米断桩 15 12 4.5 3600 Ⅰ 完整 16 20 3450 Ⅰ 完整 17 42 5.0 3300 Ⅰ 完整 18 16 4.8 3400 Ⅰ 完整 19 62 5.3 3450 Ⅰ 完整 20 90 5.5 3323 Ⅲ 2.56米断桩 21 278 9.0 3440 Ⅰ 完整 22 281 6.0 3550 Ⅲ 2.40米断桩 23 270 5.8 3241 Ⅰ 完整 24 241 6.5 3500 Ⅰ 完整 25 245 6.4 3478 Ⅲ 2.60米断桩 26 265 10 3520 Ⅲ 4.63米断桩 27 262 7.0 3451 Ⅰ 完整 28 247 10 3417 Ⅰ 完整 29 227 5.2 3400 Ⅲ 2.45米断桩 30 223 5.8 3500 Ⅰ 完整 31 220 10 3500 Ⅲ 4.55米断桩 32 194 6.3 3500 Ⅲ 4.15米断桩 33 210 5.5 3500 Ⅲ 2.97米断桩 34 191 6.6 3500 Ⅰ 完整 35 188 8.6 3200 Ⅲ 3.67米断桩 其中为了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由施工单位现场将236#桩开挖,实践证明检测结果正确,236#桩在2.65米处断裂
三 事故分析 综合分析桩基检测资料,造成严重工程桩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桩间距偏小,根据规范《JGJ94—94》规定:对于饱和软土中的挤土灌注桩,最小桩距为4d(d为桩径),而该桩距仅为3d(即1.2m),当已灌砼初凝后,在邻桩沉管过程中,土受挤压产生水平推力使桩产生断裂
2、由于是属于挤土桩,土体受挤后,向薄弱处传递挤压力,而使地面出现隆起现象,形成对邻桩的摩擦,构成一个向上的拉力,而使桩断裂
3、砼的级配不太合理,坍落度较小,施工灌注砼的坍落度为3~5厘米,而规范中规定对于挤土桩的坍落度至少为8~10厘米,由于坍落度小极易造成桩身砼离析,夹泥和蜂窝
4、拔管速度过快,根据规范规定振动沉管灌注桩在管内灌满砼后宜振5~10s,再开始拔管,应边振边拔,每拔0.5~1.0米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min,由于拔管速度快,停拔振动时间短,或根本不停振,极容易造成缩径、夹泥,桩身断裂,造成工程桩质量事故
四 事故处理 为了保证上部建筑的安全,对桩基质量事故提出如下三种处理方案: 1、对于数量比较多的断桩,不宜单独逐个处理,可将原桩基上断面500X500mm2的承台梁改为片筏桩基础,片筏基础厚度为250mm,片筏配筋为Φ14@200
2、对于缺陷深度在1~3米的断桩,可将原来断的桩段挖去,加套略大于原桩径的钢箍或钢筋砼水泥管,清理干净断裂位置,设素水泥浆一道,再重新灌注砼补做桩段
3、对于缺陷深度在3米以下的桩,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和土质较软,开挖补桩对于施工是较为困难的,可采取在原500X500mm2承台梁下作放大角,放大角宽度在1200~1800mm(根据单桩承载力和桩基在建筑平面上的位置确定),下设Φ12@180受力筋及Φ6@200分布筋,放大部分长度以相邻轴线长度为准,组成一个复合的桩~梁~土受力体系,以保证荷载的重新分布,减轻原缺陷桩的荷载负担(具体如图2示)
五 个人体会 通过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 1、振动沉管灌注桩从成孔、灌注砼及成桩的整个过程看,都是处于隐蔽工程,因此桩基施工除应严格按照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精心施工外,对于不同的工程施工,还应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与监督
2、工程地质资料是整个工程地质情况的概述,桩位布置图是桩基施工的依据,对于工程地质资料和布桩特点,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沉桩过程中,从桩管的沉降难易程度确定土层的软硬,拔管时在软硬土交界处,应停拔振动5~10s
如果桩距偏小,可采取跳打施工
3、就本工程而言,采取方案一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处理较为合适,同时方案二、三在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中也可应用,经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简单,速度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4、通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灌注桩的质量检测以及事故分析和处理
对今后的工作有重要作用
城乡用电负荷迅速增加,运行和用电的供求关系矛盾突出,电网结构不合理越发突出,系统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问题更显重要,电网改造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本文根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研究了施工管理目的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施工管理 引言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工业的大动脉,满足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的需求
但是,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却需要面临施工危险系数高、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多样等问题,同时要依据施工图设计、规程规范和合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以上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会给线路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本文就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提出了具体问题及具体处理的对策,为实际输电线路的施工提供参考
1 输电线路的勘测设计 输电线路的勘测是整个工程的首要关键点,是输电线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工程步骤,必须认真执行各种法规、规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路径方案选择直接反映技术上的先进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线路施工的方便性和运行的安全性
为了做到这几点,路径选择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工作: ⑴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少占农田,特别是良田
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与有关单位协商,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多选几个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⑵选择路径时,应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如滑坡、流砂、泥沼、盐碱地以及原始森林区等,还应尽量避开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其它地区,如有严重腐蚀性气体的厂区、重雷区等
并应考虑对邻近的设施,如电台、电视发射台、机场、铁路通信设施以及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
⑶对发电厂或变电站的进出线走廊,应根据厂、站的总规划,统一布置
为了便于厂、站进出线少占走廊,进出线宜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
⑷耐张段的长度一般采用3~5km,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可适当延长;在高差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和重冰区,应适当缩小
转角的位置应根据施工、运行条件并结合耐张段长度确定
⑸有大跨越的送电线路,其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况,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大跨越应自成一个耐张段
⑹在超高压送电线路,为了节省投资,耐张段的长度可适当放大,转角度数较小处,也采用直线转角杆塔,并采用直线杆塔做紧线塔或锚塔
同时,线路勘测工作是对设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的综合考验
因此,要严格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对专业的测绘队伍而言,线路测量实际就是断面测量是一个原理比较简单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输电线路测量不像渠道、公路等这类线状测量精度要求高,只要将转角的角度,杆塔桩之间的距离和高差测准,那么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所以,平距高差和转角这些关键的数据测绘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测错或记错,测绘时需要严格按照测绘的操作程序和记录程序,要有检核条件
测绘人员不但要掌握测绘知识,也要能掌握一定的输电线路设计、地质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测绘人员要能及时地和设计人员沟通,要能了解设计意图,以提高测绘的精度及效率
2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 2.1 基础工程 输电线路基础的作用是保证杆塔在运行中不会有下沉、倾倒或变形情况发生
因此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正常运转关系极大
输电线路中常用的基础型式有台阶式基础、掏挖式、人工挖孔桩基础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基础型式,如:岩石锚式基础、灌注桩基础、沉井式基础等
基础型式的选用主要根据地质情况确定,而基础方量的大小、配筋规格与数量等根据基础受力情况确定,直线塔基础主要承受下压力,转角塔基础不但承受下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上拔力,因此转角塔相对比直线塔基础混凝土方量大,钢筋的数量多且规格大
普通基础工程施工一般施工流程主要归纳为准备阶段、测量分坑、基坑开挖、扎筋装模、混凝土浇制、拆模回填基础养护、基础整理
⑴准备阶段:主要是基础工程施工所需工机具齐全,各类仪器、仪表已校检合格,基础施工材料已准备到位
⑵测量分坑:不同的基础型式采用不同的分坑方法进行测量分坑,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在测量分坑时都要求准确的测量并标识出基坑开挖范围,为基础开挖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在测量分坑时必须复核设计所提供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如基础根开、地螺小间距、基础的保护范围等,对于使用全方位高低腿的铁塔基础,在进行测量分坑时必须复核设计高低腿配置是否合理
⑶基坑开挖:基坑开挖一般分为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根据基础型式和土质情况确定采用那种开挖方法,如台阶式基础且机械设备能够进入到现场,一般采用挖机开挖人工修整;掏挖式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主要采用人工开挖;岩石基础可采用火工产品进行松动爆破开挖,但开挖前需对塔位周围岩石进行调查研究,并查看与设计查勘的情况是否有差异,而且岩石基础的开挖必须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⑷扎筋装模:施工前必须检查钢筋规格和数量与设计是否相符,绑扎时主筋和箍筋的间距必须按设计尺寸控制,钢筋绑扎施工可以在基坑内完成,也可以采取在基坑外完成后吊装入坑的方法
基础模板可以采用木模板和钢模板,不管采用那种模板,安装前模板表面必须清洗干净并涂涮脱模剂,模板安装时四周必须撑牢,保证基础浇制过程中模板不会生变形等现象
⑸混凝土浇制:混凝土浇制分为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
搅拌时必须按照设计配合比下料,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和均匀,混凝土下料时超过2米高度采用溜槽,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浇制过程中按要求进行振捣,整个浇制过程必须连续施工完成,中间停浇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⑹拆模回填:基础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特殊型式的基础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拆模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预留300-500mm的防沉层,保证验收时回填土不能低于基面
⑺基础养护:基础浇制后7小时内进行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对于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昼夜,日平均温度低于5度时不得浇水养护
⑻基础整理:施工完后及时清理基面的杂物,按设计要求开挖排水沟,防止山坡侧面汇集的雨水、山洪及其他地表水对基面的冲刷影响,以拦截和排除周围山坡的地表水,为了避免排水直接冲刷塔位基面
2.2杆塔工程 输电线路杆塔按受力特点可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
合理选择杆塔型式、结构是杆塔工程重要的一环
平地、丘陵及便于运输和施工的地区,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士杆
考虑运输和施工的实际困难,出线走廊受限制的地区、大跨越或重直档距大时,可采用铁塔
杆塔组立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组立方式主要有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在杆塔组立时必须计算组立过程中杆塔受力情况,杆塔组立过程各部分变形情况,而导致杆塔在组立过程的变形不但与施工方法有关,还与杆塔本身的强度有关
影响杆塔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制造杆塔所用的材料、杆塔的型式及杆塔的结构,在杆塔设计时需根据每基杆塔所承受的荷载选用杆塔材料、杆塔型式及杆塔结构
输电线路在长期的运行中,杆塔作为导线和避雷线的支持物,必须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且其变形必须在一定允许的范围之内,杆塔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2.3 架线工程 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由于障碍物的存在,常会遇到跨越架线施工
架线施工首先应确保运行中线路以及施工人员、器材、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架线施工的经济性,包括运输费用、材料成本、安装费用等
架线施工包括架线前的准备工作、导地线展放、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及附件安装
架线施工从展放方法来讲可分为拖地展放和张力展放
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此法不用专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特别是放线施工大量在山区进行,放线质量难保证
张力放线,即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在展放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它能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且效率较高,但机械笨重,且费用昂贵
对放线滑车轮径的选择,滑车的轮径偏大些较好,一般以不小于10倍导线的线径
输电线路紧线工作需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l00%,杆塔结构组装完整螺栓已紧固的情况下进行
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产生位移,影响弛度观测
2.4光缆施工 光缆施工施工前应检查设计资料、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等是否齐备,仔细阅读有关的技术说明书与安装指导手册,架设光缆前必须确保光缆的技术性能,应用OTDR对每盘光缆进行测试,确保光缆完好方可施工
光缆的卷盘长度为2~4km,其弯曲半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0倍以上,施工中注意不要猛拉和扭结
走线时要前后协调配合,否则光缆很容易扭结
光缆续接时,首先对光缆合理配盘,将接点位置选好,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接头盒
熔接光纤前将余纤在熔盘内模拟盘绕,走向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
余纤的曲线半径要大于35mm,根据熔接盘的大小尽可能大些
光纤熔接后
根据接头盒的安装说明,密封接头盒,防止雨水、灰尘进入
3 施工管理目的和主要内容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有以下几点:①确保工程安全:② 确保工程质量:③提高效率缩短工期:④投资控制
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依据
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各参建单位认真会审图纸,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
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必须采取全天候、全交底方法,工程开工之初,到施工队驻地整体交底,力争使项目部技术人员与施工一线班组的员工当面沟通
图纸会审要抓住重点,主要看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要看结构选型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和施工现场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经济等进行全面、严密的组织计划,指导施工过程,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并最终体现基本建设投资效果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其质量和具体做法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和规程所规定的标准来要求和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施工技术资料,熟练掌握各个工序的标准,并按标准严格执行
工程技术资料是施工情况的真实反映,是评定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和工程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在维修与扩建、改建以及管理方面的重要技术依据
(4)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不安全因素会对工程本身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和危害
项目负责人应带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并要求组织施工队进行整改
在施工管理中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
除施工作业必须遵照一定的规程之外,还有环境、交通、防火、防盗、电气设施使用的防护以及闲杂人员禁绝入场等都要全面考虑,做出规定,采取措施
(5)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应将工程的关键工程、隐蔽工程和主要结构纳入重点管理内容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对其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管控
施工现场管理还应加强对现场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的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向上级反馈
此外,操作规程等方面也要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需做到“安全、文明、环保、健康”施工
4 结束语 输电线路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强度较大,时效性要求很高的野外工作,而且受天气、环境、地理状况等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中确保安全,抓好施工质量,需要各级施工人员认真负责,提高安全质量意识,掌控施工过程,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汤晓肯.输电线路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杨忠辉.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