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关于绵阳园城还本付息更正通知:
【四川绵阳园城融合发展2023年应收账款权益项目】原定于每周一次支付本息,现与平台协商一致后改为:
1、每周四到期客户本息照常支付;
2、周六到期客户本息顺延至次一周第一个工作日支付不变;
(每周支付两次)望各位知悉,感谢支持
无关内容:
阐明了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应用生态共生原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共生建筑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要点关键词: 生态原理 低碳建筑 生态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
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1 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
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
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
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
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
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
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
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 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
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
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
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
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
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
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
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
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 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
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
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
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
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
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 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
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
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
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
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
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 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
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3.2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
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3.3 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
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
目前,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
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
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总之,生态建筑代表了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
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欧阳东.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电气应用,2006(25):5~9 2 钟光明.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07(31):52~55 3 张建钢.关于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6):5~10
四川绵阳园城融合发展2023年应收账款权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