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直辖市稀缺项目】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热销项目,火爆预热中
?规模:2亿
?期限:12个月 /24个月
?季度付息:每年3月10日、6月10日、9月10日和12月10日
?预期收益:
1年期:
A类 10万元(含)-50万元(不含) 8.8%
B类 50万元(含)—100万元(不含) 9.3%
C类 100万元及以上 9.8%
2年期:
A类 10万元(含)-50万元(不含) 9%
B类 50万元(含)—100万元(不含) 9.5%
C类 100万元及以上 10%
受让(认购)起点:人民币10万元
无关内容:
首页 论文 毕业 图纸 知识 方案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全部 建筑 结构 水利 园林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水利工程 给水排水 园林工程 暖通空调 环境保护 路桥工程 岩土工程 工程造价 CAD教程 注册考试 电气工程 路桥图纸 路桥论文 毕业设计 路桥施工 桥梁工程 道路工程 轨道工程 选线设计 路基路面 绿化工程 检修与维护 路桥软件 路桥规范 路桥书籍 路桥套图 关于水泥砼路面施工裂缝的探讨 来源: 土木工程网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 2010-09-30 18:01:34 评论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水泥砼路面施工裂缝的存在特征,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由不同原因引起施工裂缝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防治措施,以便为业内同行日后在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时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水泥路面;施工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在水泥砼路面施工中,如果在施工组织方面组织不力或是安排不当,一不小心便会发现施工裂缝这个身影的存在
从理论上分析,施工裂缝的产生已经在预示着施工中某一管理环节的缺失,而施工管理的缺失,将会引起水泥砼路面的提前破坏,缩短其设计的使用寿命,给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对此,裂缝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
为了能有效地防范施工裂缝的出现,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裂缝的发生,首先,我们必须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技术防治措施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引起水泥砼路面出现施工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 施工裂缝形成原因 1.1 施工裂缝形成内因 水泥混凝土堆聚结构的分层现象
水泥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层现象,由于混凝土形成堆聚结构的过程中具有分层性,这种分层性使混凝土从表层到内层其强度越来越强,表层的抗拉能力最弱,这便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水泥的水化反应
在拌和、振捣、凝结、硬化的过程中,水泥与水自始至终存在着水化反应,试验表明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混凝土有2 次升温与降温过程,混凝土的体积也有2 次胀、缩形变
如果混凝土体不受任何约束,这种胀缩变形就可以自由进行
然而,事实上混凝土体在胀缩变形中,要受到其内部集料及外部边界的约束,这就使混凝土自由胀缩变形受阻,其内部必然要产生相应的拉压应力,且具有反复性
加之混凝土的导热性能差,使表面与内部的胀缩变形也不能同步进行,这样相互制约的约束也会产生拉压内应力
水泥混凝土的干缩作用
水在水泥混凝土中,大约只有水泥重量的15 %~20 %
水是水化反应所必须的,其余大部分蒸发掉,使混凝土产生干缩变形
而其收缩量是不容低估的,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由水泥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形成水泥石,在水泥石中只要产生3 %的体积变形,就足以使水泥石和集料界面上产生的拉应力达13 MPa
在混凝土凝结硬化期间,其内部的抗拉强度很小,由于冷缩和干缩产生的拉应力远远大于此时的抗拉强度,因而导致了混凝土内部及表面产生裂缝
1.2 施工裂缝形成外因 温度的变化
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气温较高的白天和上半夜浇筑的混凝土,在次日早晨气温最低时,必将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变形
或由于温度的急剧变化,如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气温剧变,使混凝土急剧冷缩或干缩,加快了应力集中及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形成速度,也就是说,是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足以抵抗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而形成早期裂缝
夏季在阳光的暴晒和干热风影响下,砂、石料的温度可高达60~70℃,拌制出来的混凝土的温度可达40℃左右
温度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硬化快,和易性降低,易造成蜂窝、麻面,密实度降低,水分蒸发快,表面易干燥,养生不充分,造成强度降低,增加了出现干缩裂缝的可能性
切缝工艺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只要在水泥混凝土块硬化收缩之前进行切缝工艺,就可以克服早期裂缝的产生
但切缝工艺要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约5~10MPa)方可进行,否则缝口将是不规则毛边,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化学收缩、干湿变形与温度变形的变形量最显著,而混凝土的强度低,容易产生早期裂缝
以前混凝土路面都是短胀缝距,先造成了有效的薄弱断面,使收缩裂缝只能在缩缝处发生
现在普遍采用的长胀缝和切缝施工工艺,给施工操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加快了施工进度(一天最长可浇筑350m) ,但较容易产生裂缝
传力杆安装不当
在某路段的一次施工中,有一种断裂发生在切缝的15m范围内,经调查分析,是传力杆放斜或自由端失效,致使混凝土板收缩受限制,产生路面断裂
混凝土配合比不均或拌和时间不足
施工中如果不能严格控制配合比,特别水灰比,也是酿成早期裂缝出现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与干缩裂缝有关
水多,混凝土的干缩性就大;水泥量多,则塑性变形就大
骨料含泥量大,骨料表面形成泥浆薄膜的颗粒就多,骨料与水泥间的胶结力就会降低,混凝土内部的薄弱部位就增多
配料不准或搅拌时间不足,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变化就不均匀,强度弱区应力就容易集中,促使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
2 技术防治措施 选择适宜的养护方法尽早开始养护
尽早开始养护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可以防止蒸发,减少收缩,保障混凝土表面水化顺利进行
对采用各种养护的新浇混凝土,争取在混凝土表面整形完成后和表面水膜消失前即开始养生,但养生时一般不能污染或损伤混凝土已成型表面,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养护方法及最佳的养护开始时间
用湿养生法养护时,湿草袋或湿麻袋不能漏盖,每天视气温情况均匀洒水,养护期不少于14 d
在非雨季应尽量采用喷塑养护工艺,该工艺在冬季可起一定的保温作用,夏季可大大防止水分的过快蒸发
在夏季施工时,应进行适当的湿水降温或在薄膜上涂一层石灰浆,以免在混凝土板中产生温度梯度而开裂减少温差效应,降低混凝土温度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要将暴晒于烈日下的砂石料洒水润湿,并尽量避开烈日高温施工,以防止早期裂缝的产生
冬季施工要备好挡风、保暖棚,并采取相应的冬季施工措施
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而造成的塑性收缩,防止热裂缝的产生,同时可以降低硬化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混凝土由于温度收缩而产生收缩裂缝的可能性
降温可采用以下办法: 用搭棚遮盖等措施使新浇混凝土免受阳光直接照射,降低混凝土表面的环境温度; 对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进行降温,控制混凝土新拌合物的温度在32 ℃以下
夜间和早晨气温较低,基础或模板的温度也较低,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率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用级配良好的大粒径集料,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或掺加能减小收缩、防止开裂的材料或外加剂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泥混凝土塑性收缩和干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采用正确的切缝工艺 掌握切缝的合理时间
切缝的目的在于把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适时地释放,而切缝又要求混凝土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
一般以混凝土抗压强度达5~10MPa 时为适宜的切缝时间
另外,也可根据经验现场确定,即用指甲在混凝土路面上划痕,若不出现痕沟,只出现灰白色划痕时,则可切缝
控制切缝的长度和深度
切缝深度一般为板厚的1P3~1P4为宜(或按设计)
切缝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如果端头为填挡混凝土还没有施工,可以留1cm左右不切通,以免填挡混凝土施工时水泥浆漏入缝内,待填挡混凝土切缝时一起切通
掌握合理的拆模时间
纵缝施工时,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要均匀地涂刷二道60#沥青,以减小侧面的摩阻力,并把先浇与后浇的混凝土板隔开,防止断裂传递
在模板接头处,从模板内侧用油毛毡或水泥袋纸堵缝,防止浇筑完的板块侧面暴露,同时,达到拆模强度时及时拆模,消除模板造成的板块侧面受力不均
严格规范施工,确保工序质量
一方面,在安装传力杆装置时,一定要保证自由端绝对自由,并垂直截面,以确保其使用功效
另一方面,在振捣过程中,采用3 次振捣法
即插入式振捣、平板震动、振动梁或整平机振动
最后在混凝土表面使用真空吸水或收水抹面,进一步排除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同时使混凝土在初凝中产生的细微裂缝重新愈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泥砼路面施工裂缝的产生,其内因与外因方面的因素都相当复杂,但是,本人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和查清致使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并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的技术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各种裂缝问题的产生,从而才能确保水泥砼路面质量,减少裂缝所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JTG D40,2002.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JTG D30-2003. 按楼层框架梁接头位置设置,且没有错开(基础梁与框架梁的受力正好相反,接头亦然)
2、筏板钢筋接头在施工缝处预留长度不够,且接头没错开
3、基础马凳摆放错误,如果换一方向,每一排马凳可省一固定用通长钢筋
或者,马凳上通长钢筋利用筏板上部同方向纵筋
4、筏板面积较大,却仍按50%接头百分率,未按25%百分率接头,导致钢筋接头浪费
5、底板纵筋接头长度有的太长,超过一个搭接长度,有的则太短,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长度
底板通长筋没绑扎成平行直线,导致同截面钢筋根数不同
6、承台按规范是不缩减的,设计“优化”按独立基础构造搞成缩减,这属于设计的偷工减料
7、筏板封边构造没按规范和设计,擅自设置筏板上下纵筋弯折长度
8、筏板纵筋接头设置在后浇带内(纵筋接头不宜设置在后浇带位置)
9、接桩钢筋并在一块
二、柱常见错误 1、顶层边柱均未设置弯折,11G101规定是当采用柱外搭接时,柱外侧可不弯折,但柱内侧钢筋当梁高度小于锚固时均要求弯折
2、顶层中柱弯折,顶层中柱纵筋如果在梁内满足直锚就不需要弯折
3、柱梁节点箍筋未设置或间距太大
柱梁节点是核心节点,是抗震的关键节点,宁可少放梁纵筋也不能省掉梁柱节点内的箍筋
4、柱纵筋没有长短交错,这是钢筋翻样问题,对柱上下钢筋根数发生变化时没在下层调整竖向钢筋长度,导致接头未能错开
5、柱保护层未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
6、有的暗柱很长,暗箍筋采用U形,增加钢筋接头,应该是封闭式箍筋,可节约钢筋
7、暗柱箍筋有内折角,这是不允许的
两个箍筋相交或锚固形成的角度不属于内折角
8、无地下室柱加密从正负零以上H0/3,应该是从基础顶面开始算起
三、墙常见错误 1、墙水平筋(外侧与内铡)在同一位置搭接,没有按接头百分率错开接头
2、墙水平筋接头未设置在受力最小处
外墙外侧水平钢筋应位于跨中三分之一或墙高四分之一区域,外墙内侧应位于支座及支座附近
3、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根据规范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应位于墙高中间的三分之一区域,外墙内侧竖向纵筋应位于墙高根部的四分之一区域
4、外墙外侧钢筋顶模,无保护层,外墙外侧钢筋露筋后果很严重,最终把整个外墙破坏掉
外墙外侧是直接接触泥土和水,保护层不少于40mm
5、结构总说明未注明顶板是外墙的简支承还是弹性嵌固支承,施工也没按照其施工,外墙纵筋弯折按墙厚减保护层,不知施工依据什么,还是想当然
6、墙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过长,直接按墙高度
墙封顶时墙竖向钢筋应该是减去下面预留长度再加搭接长度
7、墙拉筋绑扎不规范,要么间距不对,要么做法不对,如没拉住墙水平筋,要么拉筋长度不对,施工时不是垂直拉而是斜拉
四、梁常见错误 1、梁支座钢筋包括第一排支座负筋伸入支座均为L0/4(设计问题)
2、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两侧增加附加箍筋
主梁在次梁位置未布置正常箍筋,直接布三道附加箍筋
3、梁底筋一般都未绑扎
工人的借口是绑不到,其实是完全可以绑到的,先把梁抬高,用钢管支架固定,待梁上下钢筋包括腰筋全部绑扎完成后再把梁落下去就是,这是简单的施工工艺
不绑属于偷工减料,不绑,梁钢筋纠结在一块,影响其受力
4、梁拉钩施工按一端90度,一端135度,应该都为135度,当然拉钩两端都加工成135度不好放,可以先一端加工成90度,待绑扎完后再用扳手弯成135度
5、非抗扭的非框架梁下部纵筋伸入支座为锚固长度,平法要求12d,这完全是无谓的浪费
6、梁洞口周围未布置钢筋
规范严禁在梁上开洞,但也不可避免要在梁上开洞,补救措施就是对洞口进行加强
7、梁接头没有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上部纵筋为跨中三分之一区域),而是设在受力最大处,有的把梁上部钢筋设在梁支座处或附近
8、屋面梁上部纵筋弯曲内径不符合规范,规范要求>6d,8d,不过,这个一般是做不到
9、吊筋按次梁高度施工,应该是按主梁高度施工
10、梁垫块做法不对,垫块强度不够而粉碎,导致梁直接与模板接触,露筋无疑;有的用横筋直接支承在板上
11、梁拉筋漏放或斜放,有的没绑扎,起不到拉筋作用
12、梁二排钢筋位置不对,离梁顶距离过大,起不到受力作用
13、梁上部钢筋采用绑扎接头却未在接头位置加密箍筋,按规范要求在接头位置设置横向箍筋,间距为min(5d,100),实际是很难做到,如果按规范做,几乎变成全加密
梁纵筋最好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非电渣压力焊),这样,就不需要对接头进行箍筋加密了
14、梁上部钢筋间距过密,混凝土浇筑困难
15、几个方向梁相交重叠,梁上部钢筋无保护层甚至超过梁高度,这种情况可以把次梁上部纵筋放在主梁上部纵筋之下解决之
16、非框架梁是非抗震,其箍筋无需弯成135度,平直段也无需10d
如果非框架梁设计是按非抗震考虑,其箍筋的弯钩可做成90度,平直段长度为5d
五、板常见错误 1、板筋的搭接长度过长
2、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板上部钢筋接头应在跨中,却设置在支座
3、板接头百分率50%
未按25%施工
4、板下部纵筋伸入支座长度未按规范,按全支座施工,规范为max(5d,b/2) 5、板上部纵筋伸入支座La,实际施工不管支座有多宽均按伸入支座对边弯折15 d,当支座宽度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才需要弯折15d,如果满足且支座很宽,板上部钢筋可以弯折,但弯折长度加在支座内平直段长度等于锚固长度即可,没有必要一定但到支座外侧,因视情况而定
重庆万盛交建2023年债权转让计划政府债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