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新质生产力标杆20城:深沪万亿级领跑,地级市现“四小龙”

linbin123456 03-25 96
新质生产力标杆20城:深沪万亿级领跑,地级市现“四小龙”摘要: 新质生产力标杆20城:深沪万亿级领跑,地级市现“四小龙”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新质生产力标杆20城:深沪万亿级领跑,地级市现“四小龙”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位任务。
  何谓新质生产力?学界对此没有严格定义,通常解释为以创新驱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官方口径来看,在产业上大致相当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类。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进一步提到: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各地在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那么,目前哪些城市在这方面成就最为显著?记者根据截至2023年末的各地统计数据,筛选出20个“新质生产力标杆城市”,它们不仅在新质生产力总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加值)上处于领先,在经济生产的新质生产力占比上也表现突出。
  这20个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广州、北京、南京、长沙、郑州、合肥、成都、天津、西安、武汉、杭州、常州、无锡、青岛、东莞、珠海。其中,深沪两市同以新质生产力总量超万亿元领跑全国,深圳以14489.68亿元的总量加冕“新质生产力第一城”。
  在20个新质生产力标杆城市中,属于长三角地区的多达7个(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杭州、常州、无锡),占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珠三角地区有4个(深圳、广州、东莞、珠海)。是为新质生产力标杆城市聚集最多的两大区域。其他城市分布于中西部和环渤海经济区。
  从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重点来看,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多个城市的共同选择。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等“新三样”产品,是多地工业和外贸出口成绩单上的明星产品。
图片
深沪以绝对优势领跑
  在各地的统计报表中,有的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加值,有的只列出了两类产业在工业增加值或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也有的只列出了同比增速,需要经过一系列换算、测算才能得出结果。
  从新质生产力总量规模来看,目前深圳、上海是国内仅有两个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以绝对优势并肩领跑。
  深圳是过去连续两年的城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双料冠军,不久前率先公布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489.68亿元,同比增长8.8%,占GDP(34606.40亿元)比重达41.87%。
  3月21日,上海市公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692.50亿元,比上年增长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47218.66亿元)的比重为24.8%。
  深圳以超出上海约2800亿元的优势,拿下2023年全国城市新质生产力冠军。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统计,其他城市尚未有超万亿元者,最高为苏州市的约6000亿元。
  上海大于深圳,新质生产力总量却少于深圳,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二者不同的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深圳市去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37.6%)比上海(约24.6%)高出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62.3%)则比上海(约75.2%)低12.9个百分点。
  作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城”,深圳去年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PCT和国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近年来,深圳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系统布局了“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目前已有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高端智能车载设备、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芯片设计、锂电池设备制造4个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深圳政府历来以创新为重中之重。就在3月14日,2024年“深圳大讲堂”第一期举行,邀请专家讲解“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市、区党政四套班子成员,市两院主要负责人,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有关负责人,集体听讲学习。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4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超过1.5万亿元,增长7%以上。
  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城市,上海一直以来是众多创新型企业汇聚之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也展现勃勃生机。截至去年末,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人才规模超25万人;作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密度纳统城市,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426台/万人,工业机器人产值249.0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9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特斯拉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已发布29家零碳示范名单,涵盖生物医药、汽车、高端智能装备和电子电器等上海市重点产业。
  近年来,上海持续以政策“护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2023年出台实施了汽车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船舶海工、商业航天、在线新经济等创新发展支持政策,加快打造张江、临港、大零号湾等未来产业先导区。今年,上海将着力建设产业创新网络,布局新一代通信(6G)、核聚变等新领域,大力发展核心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并围绕燃料电池和载运核心装备等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持续培育产业科创“核爆点”。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工业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城市,普遍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绩也可圈可点。这些城市除了上海、深圳,比较典型的还有苏州、重庆、广州、北京、南京、长沙、郑州、合肥、成都、天津、西安、武汉、青岛和杭州。
  苏州在行政级别上虽只是地级市,但也是仅次于深圳、上海的全国工业第三城。202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去年苏州市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4343.9亿元,换算下来,战新产业产值在21107.7亿元左右。再以目前平均30%左右的增加值比例折算,苏州市的战新产业增加值应超过6000亿元。这一水平虽然离深圳、上海差距较大,但已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
  去年,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在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考评中获得优秀,先进材料入选首批江苏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试点示范,电子氟材料、多肽类生物药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重庆和广州的工业在国内分别排在第四、第五位。去年重庆成为西部第一个、全国第四个宣布迈入“GDP3万亿俱乐部”的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2%。2023年6月,重庆提出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3个主导产业,升级打造3个支柱产业、6个特色优势产业和18个“新星”产业群。重庆市希望,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迈上4万亿元台阶,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36%。
  紧跟着重庆宣布进入“GDP3万亿俱乐部”的广州,近两年工业发展态势偏弱,去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但广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也不乏亮点。比如,去年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7.1%、43.8%、29.3%和21.6%。
  北京立足都战略定位,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便是要“有为”的选择。去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4%,多个行业增速缓慢甚至下降,但高端或新兴领域产品生产快速增长,风力发电机组、液晶显示模组、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分别增长68.8%、39.2%、35.6%和26.7%。3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北京专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表示,2024年,北京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目标导向型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聚焦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9大关键领域,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
  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注重产学研结合,由企业“出考卷”,学研机构“答题”,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去年,该市的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6%、27.6%;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储能与氢能等未来产业业务收入增长28%。
  长沙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其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正加速向世界级迈进;新型储能产业被工信部所属研究机构评为国内十大城市之首。去年,长沙湘江新区产业基金共计投资或引入45个项目,全部属于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郑州去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8%、13.6%。电子信息作为郑州努力打造的“一号产业”,集聚了6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正加速培育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郑州还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算力之城”“中国元谷(元宇宙产业园)”的目标。
  合肥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创近21个月新高。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1%。除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合肥还在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领域发力。按照当地规划,到2025年,合肥市将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
  近年来,成都也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去年全市共有相关企业852家,产业规模达780余亿元,增速超过26%。今年1月初,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六大重点领域24条细分赛道前瞻培育未来产业,包括基因及细胞治疗、绿色氢能、飞行汽车、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先进碳材料等。
  近年来,天津的“北方第二城”地位受到挑战,新质生产力的及时迸发,为天津捍卫交椅提供了极大助力。去年,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3.5%;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9倍、81.3%和11.8%。着眼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天津正努力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1+3+4”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北、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四个科技“双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安近年来培育形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卫星应用五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了生命健康、类脑智能、氢能与储能等一批未来产业。西安高新区已形成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提出到2030年先进制造业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目标。
  中部首个GDP2万亿城市武汉,在扛住新冠疫情带来的超预期冲击之后,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2023年,武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6.3%。去年武汉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5%。作为全国少有的拥有双算力中心的城市,武汉提出了创建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的愿景。
  青岛作为根基深厚的制造业大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土壤肥沃。去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31.6%、13.2%和10.5%,充电桩、虚拟现实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4.1倍和98.1%。除了传统的家电、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产业,青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经成为国内一“极”,产业链产值达千亿以上,还拥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这一“金字招牌”。目前,青岛还在基因与细胞、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技术、海洋物联网等领域加速布局。

新质生产力标杆20城:深沪万亿级领跑,地级市现“四小龙”

  此外,立志打造国内“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也持续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成效。杭州市去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5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45.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占GDP比重达28.3%。今年,杭州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还将大力开拓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合成生物、脑机接口、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
  数据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副省级以上城市以其配套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更容易占得先机。与此同时,善于结合自身禀赋找准赛道的地级市,也能在这条赛道上脱颖而出。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前文介绍过的“最强地级市”苏州,还有常州、珠海、无锡、东莞四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综合表现出色,堪称新质生产力“四小龙”。
  常州最具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产业是新能源,该市已经成为广受认可的新兴“新能源之都”。去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其中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新能源整车、新型电力装备、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26.6%、11.0%和6.1%。去年常州发布《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让新能源“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理想目标。
  同为江苏省地级市的无锡,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首次超过万亿元,占规上工业的41.4%。全市共计4423家次规上企业进入代表新质生产力的“465”现代产业集群库,实现规上营收1.9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6个百分点。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的规上营收均呈增长态势,量子科技增速超过50%。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cbca.org.cn/zhengxinxintuo/99672.html发布于 03-2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城投定融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