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央企信托-山东诸城券内AA+担保标债】
【要素】4.3亿元,固定2025年4月6日到期,按年付息
【税后实际收益】100万:7.4%,300万:7.5%(100万6.7%,300万:6.8%,差额10个工作日结算)
资金用途:用于认购诸城TS投资上交所标债23TS01;
AA发行人:TS投资,实控人为诸城市国资局,注册资本5亿元,总资产161.59亿元,净资产80.07亿,资产负债率为50.45%,主体AA,债项AA;
券内AA+担保人:诸城JK投资,实控人为诸城市国资中心,注册资本3.2亿元,是诸城最大的债券发行主体,总资产372.33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31.3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48.16%,主体AA+,债项AA+。
区域介绍:诸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诸城市地理位置良好,是胶东经济圈青岛、潍坊、日照对接前沿之一,也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诸城市工商业发达,上市公司众多,2022年GDP为80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57亿元,诸城市位列全国百强县第47名。
新闻资讯:
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盖天下之事如此,工程之事亦如此
列位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但有工程,便有甲方、监理、总包三家
不知道哪位大侠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此话不假
工程项目本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江湖
君不见,每每监理会都是硝烟弥漫,次次收发文总暗藏刀光剑影
既然是江湖险恶,初涉险滩前吾等还是认真筹谋一番为好
论起这工程管理可是个大学问,若搬书来看时,怕不是汗牛充栋,到头发白了时还看不完全
有鉴于此,今天且不调书担,不搬教条,只从甲方角度把这些年现场协调中一些心得体会与诸公调侃交流一番,算是抛砖引玉吧
好,咱们言归正传
工程管理工作中较大的一项就是现场协调
说起协调自然要从甲方、监理、总包这个工程铁三角关系说起
一、甲方 建设方派驻现场的管理代表
主要职责是掌控和督促工程的进度、质量,审定工程洽商,协调总体关系,保证工程如期竣工
不过,在诸多问题中,甲方最关心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进度
建设方最怕的就是工程不能如期竣工
因为在开发公司内部,任你有天大的理由,工程没有完工,也会归结在现场甲方协调不力或预见性不强两点原因上
第二就是洽商
由于设计考虑不周或甲方更改图纸,必然会出现工程洽商
建设方内部通常对洽商控制非常严格,因为洽商是造成工程预算大幅度上升的首要原因
所以,在许多开发公司中,洽商量是对现场甲方的重要考核指标(自然是越少越好)
因为以上原因,甲方对洽商的签署会比较审慎
二、监理 监理单位是由建设方聘请,负责监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进行技术把关及工程量审批等一系列工作的专业机构
在诸多问题中,监理最关心的也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安全
当前,由于事故频发,相关主管部门已加大对监理单位的事故连带责任的处理
出现重大伤亡,不但监理单位会被暂停工程投标权,而且连总监都可能一起吃牢饭
所以,现在的监理对安全问题表现极其谨慎
以至于工程常会发生方案与施工进度倒挂的现象,也就是施工方的活都干完了,监理对方案的审批还没有出来
这也是监理单位为平衡甲方进度压力和自身安全责任之间所采用的自保手段
但这会给甲方的管理造成许多困扰
因为迫于工期压力,甲方在施工方案未被认可前,常会默许施工方开始施工
而此时监理单位便有理由规避自己的监督责任,这可能会造成工程质量的某些盲点的出现
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必然会造成质量管理的失控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甲方应牢记,应尽早督促施工单位上报各种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及时审核,出现问题,立刻修改
务必使监理方案审批工作在该项施工前完成
第二是质量
由于监理负责材料和工程质量把关,并要在相关资料上签字认可
一旦出现问题,监理自然难辞其咎,所以监理单位对质量会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甲方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应以监理为龙头
甲方在检查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首先应向监理问责,这样会督促监理加大质量检查力度
三、总包 总包单位原则上对所有进场施工的单位进行总体协调管理,负责工程施工的进度、技术、方案制定,安全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诸多问题中,总包方关心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是资金拨付
进度款是施工单位的血脉,也是总包单位最关心的要素
这个道理浅显,不用分析,没钱当然啥也干不了
第二是进度
总包也关心进度,因为在总包合同的签署中,总包的进度是要与工程款挂钩的,延误工期自然会被罚款
不过,在进度这个问题上总包并不与甲方的关注点完全相同
总包通常最关心的是自己承建的那一块的工程进度
至于甲直分包这一块的进度,总包可能会采取另一种策略,我们会在后面的分析中提到
第三是洽商
经济洽商对甲方来说是成本,对总包来说便是经济增长点了
所以总包会对洽商高度关注
而且,洽商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设计或甲方原因产生,与总包无关
总包可堂而皇之的就洽商问题与甲方在工期、价格、数量上讨价还价
洽商问题处理不好,会给甲方的管理带来很大的被动性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充分了解各家利益着眼点的基础上,诸位便可找出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协调原则
以下鄙人略谈几点协调管理经验
1、质量管理中,必须以监理为龙头,实行监理问责制,即甲方发现质量问题马上通知并追踪监理,由监理再对施工单位问题做出处理
这么做是因为甲方对质量和进度往往同时具备需求,而这两方面在某些时候可能是一对矛盾点
总包方常常会利用甲方对质量问题投鼠忌器的双向心理迫使甲方做出某种让步
而监理在质量管控中具备一定单向性,而且具有资料签字权,管理效果往往会更好些
所以甲方必须高度重视监理的质量检查工作,而对质量问题麻木不仁,不闻不问的监理工程师应立即更换,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2、在工程初期,应把质量放在首位,进度放在第二位
这是因为,在工程初期,即结构施工阶段,多为总包一家单位施工,其整体协调性、进度计划性较强
且无其他甲直分包参与施工,出现工期延误总包亦无法推卸责任
再者,只有工程初期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形成良好质量意识习惯,在工程后期,才可能不因为抢工使质量管理失控
3、在工程后期,甲方应更加关注工程进度
因为在这个阶段,甲直分包开始增加
我们前面说过,总包和甲方都关注进度,但着眼点不同
与甲方相比,总包更关注于自己承揽工程的那一块
在施工中,总包方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进度延误
为避免承担延期后果,有的总包单位,会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优势,故意减缓甲直分包的工程进度,用以转嫁责任
对这一点,甲方必须加强重视,因为这会使工期进一步延误,造成恶性循环
4、在工程后期,由于抢工期的需要,甲方会在许多方面对总包退让妥协
而且在这个阶段,建设方高层往往会参与到工程的直接指挥管理之中
这就使现场甲方管理人员与监理威信发生弱化,出现总包一枝独大的现象,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对此,必须引起建设方管理层的高度注意
因为,平衡是永恒的主题
不重视经济管理造成资金短缺的风险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部门只注重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错误的认为只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和按时完成就行,还有些领导人对经济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不够重视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造成企业出现不可必要的利益损失
由于工程的建设资金是由上一级管理部门经过预算后划拨下来的,与一些领导人的个人利益没有冲突,从而放松了对经济管理的力度,重点抓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久而久之,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
因此只注重质量和施工,不注重经济管理会给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带来资金欠缺的风险
(二)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工程限额划分有风险 在建筑工程正式建设之前,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定额划分,而进行工程限额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工程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的大小进行划分,为保证限额划分大致方向的合理性,主要进行全国性、地方性等划分方式,除此之外,在在大方面建筑工程限额划分之后,总工程下属单位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划分,主要根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划分,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设当中,还应充分考虑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
由于不同的工程限额的划分也不同,涉及方面可大可小,因此会造成工程限额划分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而很多企业负责该工作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具备解决各方面问题的能力,而且工程主管部门难以面面俱到的进行管理,导致工程限额划分不明确,给工程的施工工作以及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导致建筑企业无法定期完成施工任务,为工程的经济效益带来风险
(三)招标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纸不符带来工程质量与施工风险 建筑行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一些工程业主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经常出现工程还未进行合理的设计就开始进行工程招标的现象
由于工程设计过程比较短暂,导致设计的内容、工程图纸以及其他相关价目清单都不够完善,并缺乏合理的成本预算
工程招标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简单的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图纸,而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所依据的是完善后的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才会发现招标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纸是不够完整的,与实际施工时不相符的,从而会造成施工期间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
还有一些中标的建筑企业会按照原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给工程的质量、施工工期以及经济管理方面带来较大的风险
(四)工程质量给经济管理带来成本控制方面的风险 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往往不惜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从而给工程的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损失
工程质量成本是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质量达标而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
在外部故障管理中,由于机械设备的破坏不可预估,导致其维修和索赔的费用不可控制;在内部故障管理中,由于环境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出现返工停工的现象,而返工和停工的费用也不可控制
这些不可控制因素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为提高工程质量,存在增大成本的使用,给经济管理带来影响
二·、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及专业水平 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水平,必须要求相关管理人应该具备足够的经济管理方面的认知和专业知识,才能更加全面的进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
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和专业知识很重要,可以通过对一些成功案例或者失败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意识;参加相关的经验交流会,参与国内建筑学校的进修或者出国深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水平,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的理念,形成建筑企业内部的紧密联系,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带来的效益,降低经济风险
(二)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系,加强企业领导人与管理体系的联系 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是促进任何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也不例外
如果企业领导不注重经济管理的工作,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想要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按照要求选拔一批思想健康,工作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然后制定合理的制度以及监督机构,加强与领导人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合同管理 建筑企业在开始工程建设初期,首先应进行合同的签订,并应加强合同的管理,严格审核业主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的内容,认真了解合同中的细节,防止合同上出现漏洞而给经济管理带来不便
而在工程施工时,发现项目的施工内容与签订的合同内容存在差异时,应及时与业主沟通协商,从而做出有效的改正措施,不能急于施工,给建筑工程带来经济损失
(四)加强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成本的控制,对经济管理及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成本控制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项目造价上的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应对此做好足够的准备和了解,认真仔细的进行各项成本的分析和计算,充分考虑项目的设计,从而对各方面的成本制定合理的控制要求,在项目运行时确保成本不超过预算,从而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語
做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
央企信托-山东诸城券内AA+担保标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