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无关内容:
我国现阶段的路梁施工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推进,还会影响路桥工程的施工效率,所以有必要分析目前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关键词:机械设备;施工;管理 1路桥工程设备设施管理现状 1.1路桥工程建设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交通事业一直在快速发展,体现在国家对于路桥工程的资金投放上,路桥工程的建设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增加
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剧,企业对于路桥工程建设成本也愈加重视,招投标工程也逐渐增多,在这种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各个企业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力求实现机械设备的效率化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创新,为企业的工程管理和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切实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虽然在市场经济和路桥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下,企业在不断地充实自身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但是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依然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1.2路桥工程施工建设要求提升 如今路桥工程建设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过去传统简单的机械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路桥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
面对这样巨大的挑战,就要求各个企业不断地更新质量更好、更先进、更智能的机械设备,同时要求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机械设备管理团队
1.3机械设备操作水平要求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路桥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一些传统的机械设备和技术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创新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提高路桥工程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就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能够不断地提升操作水平,学习先进知识,操作先进的机械设备
2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我国能操作先进机械设备的人员比较缺乏,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而且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流动量较大,很难培养一支高水准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
所以如何在这些不利条件下开展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工程各项作业和工序的技术衔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2对机械设备管理不重视 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路桥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工程效益和减少施工成本上,却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有的企业虽然成立了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但是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推行困难,导致有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处理,不仅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路桥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不够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其性能的发挥,但是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不重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维修意识不够,存在侥幸的心理,对于机械设备引发的危险没有预防概念;只注重经济利益,对于机械设备存在轻维护或是不维护的情况;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的成本,减少机械设备保养和维修的次数,从而有效地降低费用的支出
2.4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多数的施工单位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重技术重进度,随着我国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生产标准的提出,施工单位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经济等方面也逐渐加强了重视,并且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由于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型号繁琐,涉及到的人员数量多,使其施工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导致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的责任难以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措施难以落实等情况的出现,导致管理制度落实受到阻碍,同时也直接影响经济管理制度、技术规范等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2.5管理及保养工作不到位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大多依赖机械设备来进行施工,所以只有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做的不到位,不仅影响了机械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也影响路桥的施工工作
3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对策分析 机械设备管理对整个路桥工程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解决目前路桥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完善要点和方法,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需要可再进行详细的优化
3.1管理技术和方法 路桥设备种类繁多,可提供分类管理,按照ABC管理法,其中A类为重要设备,B类为主要设备,C类为一般设备
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首先,应当合理规划,保证重点,统筹兼顾
其次,将机械设备的规格、性能,使其与施工任务、适应环境相结合,当业主有其他要求时,严格按其要求结合规范进行执行
当工作条件恶劣时,注重施工现场的科学指挥,大型设备、特殊设备,要完善的确定并完善领导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
最后,协调调度机械设备的施工工序,使其更好的保证施工进度,保证机械设备的合理施工
同时各工区通用设备,要严格按照施工任务以及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规格,按照“养修兼并、预防为主”的原则,编制机械设备保养规划,并完善的使其落实
集团公司项目部也要加强监管工作
对特殊机械设备,进行专项管理,同时由项目部制定保养计划,监督组织实施
集团公司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政策和规范,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台帐
构建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兼并策略,为施工项目的完成,提供设备保障组织编制有关特殊设备的操作规范制度
各工区设备管理部门严格落实负责集团公司设备管理规定的制度,并完善地落实,对于施工设备的进场、调配、采购和租赁加强管理,同时做好机械设备统计报表等一系列的工作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路桥工程往往关系民生,所以在进行路桥工程建设的同时,不仅要注重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吸收和引进综合素质较好的管理人员,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倘若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往往会因为造成的机械设备损坏而影响施工周期甚至是施工质量
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故障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以促进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具有多样性、机型复杂、产地多样化、材料和制造工艺差异大的特点,因此在设备管理上有很大的困难,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
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分工细致,使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行
如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用机械设备登记、机械设备的调用和分配、设备的租赁使用等,确保所有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一旦出现问题,专门人员就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
定期维护和保养自己的设备,对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的机器,每天都要进行日常维护,以保证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于租赁设备,同样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查和保养,安排专人管理,确保设备随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4改进对现场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方法 第一,作为桥梁施工单位的现场设备技术人员,需依据桥梁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方案与建设标准,依据本单位的技术水平与条件,选择符合该工程实际需求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规模与型号等
其次在具体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面,也需制定相应的设备运用规划与方案
技术人员也需针对所选用的主施工设备的性能与运行状况,配置、选择相应的施工辅助机械,以配合主施工设备发挥出良好的作业成效,保证桥梁工程整体的现场设备使用与施工水平
比如建立桥梁工程施工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通过设立每一台施工设备的对应技术档案,由其档案记录此台设备的具体修理信息、交接班数据与维护保养数据等,以此实现对每台施工设备的“病历记录”,以方便现场工作人员高效、准确地掌握各台施工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与维护记录,进而提高对其设备的使用成效与维护质量
第二,在具体的设备配置使用环节,施工人员应首先根据所购设备的类型和特点,根据工程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施工的主要设备和设施之间的协同效应,合理的使用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在施工组织的前提下,以提高工程设备的使用效果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施工方案的要求,根据工程条件在时间、数量、质量上做好配置,结合周围的地质和水文环境,使设备的选择配置合理
例如,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如果桥梁工程所在地位于国内,应按照区域之间的距离进行大型机械设备的协调交接
如果施工场地位于港澳台或境外地区,需提前做好相应施工设备的报关手续与入境报批工作等,以保证相应的桥梁施工设备能赶在工程建设的进度要求以内做转运使用
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施工设备的管控,保证设备满足施工工作的实际要求,然后通过现场设备的有效管理,带动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的提升,降低工程投资成本与企业相应的成本
3.5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虽然目前部分施工设备实现了无人值守和自动化运行,但大部分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仍需人工手工实施,从而降低设备运行风险,保证施工质量
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操作人员的难度,桥梁施工单位对现场设备管理的忽视,也使得设备操作没有有效的监管,相应的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企业管理不重视,操作人员得不到提高技能的机会、操作水平和现场使用标准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这就要求路桥施工单位转变项目管理思想,认识到现场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推出相关操作规范,指导职工科学安全使用设备
在开展安全教育方面,提高安全操作意识,避免因操作者的操作引起的问题不到位或不规范操作等原因造成的施工效果低,甚至施工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在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
首先,通过举办培训班,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技术能力的进步;其次,应加强资格审查制度,岗位操作人员上岗前,需对其操作资质与能力进行相应考核审查,通过落实持证上岗与岗前考核制度,保证操作现场设备的相应技术人员的能力,以避免由于不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技术造成故障的发生,实现安全运行工程设备
同时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和规范操作保证设备使用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减少桥梁施工企业设备更新和更换的成本
3.6构建高效故障维修流程 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设备的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定期计划修理,以及不定期的计划外修理;其中计划修理包括大修、中修、小修、二度维修;计划外修理包括故障以及事故修理
在维修的过程中,合理地采用击卸法、拉拔法、顶压法等,同时也要注重对于零部件的码放顺序以及修复工作,并合理地采用机械、电镀等修复方式
在维护保养期间,需要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登记,如故障设备号、故障等级和故障部位等
设备故障登记后,由专人记录,统一安排维修
对于已登记报废或更换的设备,向上级报告,制定预算和解决办法,尽快填补空缺
4结语 当前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规模正不断扩大,相应在路桥施工进程中对现场设备的管理问题也逐渐突显,进而影响路桥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与安全
对此施工单位就需要强化对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通过优化机械设备的配置与改进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等控制手段,推动相关现场设备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以此提升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与建设效率
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
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
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
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西藏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
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第一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蔓延,大的文化背景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文化的现象,地域型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中国的建筑文化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在受着猛烈的冲击
传统而精美的木工手艺渐渐消失,钟灵毓秀的庭院式住宅被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堆叠的建筑所代替,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真的落后到这种地步,这种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步了吗?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改良、应该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不是我们抛弃祖先留给我们遗产的理由
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我们应该明白继承和吸纳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我们不能一味封闭自己,也不能完全西化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中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正如贝聿铭大师所说“中国的建筑要有中国的面孔,就要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因此不能简单的抄袭西方的东西
”所以说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应该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点上,吸收未来文化的精华,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
我们要在遗留下来的文化和引进来的文化之间做一选择,那么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了解一下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支撑这一文化长存的精神力量
(一)古代中国的建筑文化 中国的古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骄傲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中国都是世界古代的一篇辉煌的史章
关于古代中国的建筑,由于种种自然的、非自然的影响,中国各个地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并且由于古代社会发展迟缓和交通的闭塞,使的各地的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持下来,如现在仍可以见到的南方潮湿山区的架空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的毡包式房屋,新疆的阿以旺,黄河上游的窑洞和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的“井干式”建筑等
但总体上讲,中国的建筑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共官掌握下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
其中官式建筑因以其建筑者强大的政治权利作为后盾,所以它体现的是各个不同时期最高的建筑水平和技术,而民间建筑则以其钟灵毓秀的独具特色的清秀感而著称
因此我们不妨说官式建筑为建筑中的大家闺秀,而民间建筑理所当然的就是建筑中的小家碧玉了
中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构架承重结构,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这与古罗马、古希腊的以宏伟、典雅而著称的石材建筑有着精神上的本质区别,它们完全不是一种风格,它们所蕴涵的思想是并列存在的
中国古代建筑长期在儒家与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发展,因此不会形成像古罗马斗兽场一样的狂野气息,也不会形成古希腊神庙那种令人崇拜、另人畏惧的宏伟形象,而是在其对基址选择的讲究、其整治环境的目的和起到一定心理补偿的作用下形成了建筑、自然、人组成的三者和谐统一
这些都可以从我国古代建筑的如下几个特点中看到:j大气,中国建筑的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使中国建筑豪放而不狂野k生气,四角飞檐翘楚远挑,体系了中国建筑充满的生气和活力l富丽,传统琉璃材料的使用使得中国建筑色彩丰富多样m重视山林风水,即中国建筑中不仅有住、还有观、有游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能够长存5000年,这与中国建筑的过去——现在——将来这一条文脉的运动密切相关,正是在这条文化脉搏的带动下,中国的营造观念才会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古代的建筑因此才会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阴阳有序的环境观、社会文化观的影响下形成汉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规范、元之自由、明清建筑形制化的特点,也形成了北国的淳厚、江南的秀丽、蜀中的朴雅、塞外的雄浑、云贵高原的绚丽多彩等这些地域性的特点
(二)近现代中国的建筑文化 近现代中国的建筑文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建筑文化的影响下正在接受着强烈的冲击,西方的建筑走过了“工艺美术运动”、“走向新建筑”、“后现代建筑”甚至是所谓的现在“解构主义”,而此时的中国由于文化的封闭,已错过了与西方同肩并进的时代,当中国的建筑师在接受现代主义建筑时,而西方却回到了复古主义或已走向了后现代主义,中国的建筑师在传统与现代建筑之间徘徊了、迷茫了
曾几何时中国的建筑界一度失去了方向,胡乱的抄袭西方的现代建筑、甚至是西方的复古建筑,中国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建设模式,小城市学大城市,国内学国外,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学习过程只是模仿、复制、抄袭而不加扬弃
这样中国结果当然是使中国的建筑越来越没有特色,唯国外马首是瞻的结果当然是使中国的建筑与民族文化的脱节、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决裂
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更是越来越弱,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则更加是少之愈少
代替四合院、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则是千篇一律的来自西方的摩天大楼,更为可笑的是在一些长官意识下产生的“宏伟”、“壮丽”,代表其经济、政治建设功劳的大型建筑群,这浪费的可能不仅仅是财力,而且可能是以牺牲一个城市的特色为代价的
不见得政绩中的摩天楼、大广场、大绿地就能代表工作的优劣
可以说摩天楼应该出现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而不是不和时宜地出现在某些不该出现的地方
面对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拿法国美学家丹纳的话来说:“一个民族的特征尽可能会屈从于未来的影响,但它们仍然会振作起来,因为未来的影响是暂时的,而民族性是永久的来自血肉的、来自空气与土地的、来自头脑与感官的结构和活动,这些都是持久的力量,不断更新到处存在,决不因为暂时的钦佩一种高级文化而本身就消灭或者受到损坏
”因此对我国来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甚至可以说很早以前就有优秀的建筑师为此而呼吁
现在许多优秀的建筑师已注重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辉煌的历史融入到建筑的再创造过程中去,对自己机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越来越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面对日益增多的西方新理论,我们应该吸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封闭自己不是出路,完全吸纳更不是良策
在这里我们重点不讨论对未来文化的吸纳,而是要讨论一下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汲取,我们应该在吸纳新东西的时候,不要忘掉自己的“源”,所以我们应该在探索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传统技术与现代建筑功能,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下,将人类优秀文化融会到自己的东西中并让自己的东西得到发展
随着建筑师的努力,中国现在已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建筑文化倾向,有(1)对原有文化的维护,表现为对原有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对文化结构的维护并不等于我们不再创造新的东西了;(2)对原有文化结构的延续;(3)文化结构的上的嫁接,对原有文化结构加以优化或其他异化;(4)古朴文化的新概念
不论从以上那一种倾向来说,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在对静态历史文物的保护中都应该重视动态的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发展,这具体的建筑实例如清华建筑师吴良镛设计建造的北京菊儿胡同,它并没有停留在原有北京胡同的模式上,而是在提供了现代公寓住宅所具有的便利的生活设施与私密性的基础上,创造了符合北京传统城市空间机理的新四合院居住类型,使传统的民住模式在现代化城市环境中得到发展
一个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呼应,这也就是一个文化真正的情怀
继承、汲取与发展三者不可偏废其一,对待过去建筑文化不适应的部分,我们应该果断地抛弃不打折扣、不受其约束
正如梁思成在1944年所著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所说的“因为最近建筑工程的进步,在最新的建筑理论立场上看,‘宫廷式’的房构已经不合乎近代科学技术的理想…‘宫廷式’的尝试在艺术上的失败,可拿文章做比喻,它们犯了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己,辞藻也欠雅驯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不适时宜的必会消失,古代建筑是以古代的生长为源泉而创作的,它们对今天来说是流而不是源,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建筑进行复制、仿制,也可以从中提取建筑符号进行拼贴,甚至对其建筑形象变异和进化,这些都不为过
可怕的是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的人为凝固和神圣化,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构思的源泉,而不是故步自封,停在自己的圈子里边走不出来
刘致平在其《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就指出“仿造因袭复古则是倒退的行为,不足以言创作…过去的古老必须批判地接受
”我们既不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徘徊,也不能完全开放自己失去自己的特色,不能发展自己的一元化经济,也不能发展自己的一元化文化
建筑只有在多样化的文化下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气象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建筑文化传统不仅具有高度的内部组织力量和稳定性,而且还具有一种将外部因素纳入并同化的力量,它是民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张力,我们应时时刻刻让这种建筑文化传统存在
(三)中国建筑文化下的建筑师 建筑师是建筑的创造者,他的观念、意识时刻都会影响着建筑的风格、建筑的形态
作为一名建筑师,拥有必备的技能,如表现、创新、理论、法规等,这些都是其所具备的基础,正如人之为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之所以为建筑师的基础
在此我不讨论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具有那些技能,我只是想说一下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具有的思想和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具有的人格魅力,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一个建筑师则更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只图名利,可以说其成就将是有限的,因为脱离人民的东西怎能让人民称赞呢?如果这样其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名高级的泥瓦匠
勒·柯比西埃、赖特、贝聿铭、梁思成等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名利,他们将建筑已经看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在作品中付出的是自己的激情,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他们的思想
如日本山崎实对一名建筑师的诠释是这样的:“(建筑)使你常常想去触摸它,不仅在表面上,而且在内心上也想去触摸它
”因此作为一名建筑师其创作源泉不仅来自对人民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还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艺术底蕴的熏陶、来自自己对现代物质和技术的态度,而不是抽象地玩弄无根的“形”和“饰”
从以上所讨论的各点中我们应该有了对中国建筑文化基本轮廓和其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要了解这个文化、热爱这个文化,是弄清楚这个文化的源和流
我们应该在自己文化和未来文化之间保持正确的态度,对这一切都采取扬弃的态度进行吸纳、继承和发展,为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进行奋斗
河南伊川财源投资2023年债权系列